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欧盟向华为中兴亮红灯,背后代价可能不小

若该提案通过,各国在电信基础设施决策上的自主权将被削弱,欧盟各国将不得不统一执行相关安全标准。

若该提案通过,各国在电信基础设施决策上的自主权将被削弱,欧盟各国将不得不统一执行相关安全标准。

欧盟向华为中兴亮红灯,背后代价可能不小

政策转变:从软性建议到硬性法律

这一政策转变标志着欧盟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20年,欧盟推出了名为“5G工具箱”的指南,建议成员国将“高风险供应商”排除在核心网络基础设施之外。

当时的建议是非强制性的,尊重了成员国在国家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事务上的主权。

然而,这种柔性 approach 导致了零散的应对结果。英国、瑞典等与美国及五眼联盟情报共享关系密切的国家实施了全面禁令。

而南欧和东欧国家则继续允许使用中国设备。

安全担忧:欧盟的考量

欧盟对中国设备的安全担忧建立在几个核心论点上。

根据中国2017年颁布的《国家情报法》,所有组织和公民有“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的法律义务。

欧盟担心,这一法律框架可能使中国安全部门能够获取流经华为设备的数据,无论该公司如何声称其独立性。

现代电信设备的复杂性使得全面安全审核极其困难。隐藏后门、未记录功能或受损组件可能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实现监视或网络中断。

让潜在对手控制关键基础设施会创造不对称的脆弱性。在危机情境下,中国理论上可能破坏欧洲通信、提取敏感数据或操纵信息流。

展开全文

中方回应:公平环境受挑战

对于欧盟的举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了回应。

林剑强调,中国企业在欧洲“依法合规经营”,为欧洲民众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指出,在“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的情况下,以行政手段强行限制甚至禁止企业参与市场,严重违反了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规则。

林剑认为,个别国家强行移除中国电信企业“优质安全的设备”,不仅“迟滞了自身技术发展的进程,还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

潜在代价:经济与实操的双重挑战

欧盟这一决定可能带来不小的经济代价。

欧盟委员会的这一提案很可能引发政治阻力。多个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长期主张,华为设备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了优于西方替代品的性能。

华为的欧洲竞争对手却因此受益。在潜在禁令的消息传出后,诺基亚股价上涨5%,爱立信上涨3.7%,反映出投资者对非中国设备需求增长的乐观情绪。

政策范围可能不仅限于移动网络。欧盟委员会还在考虑将限制扩展到固定网络光纤宽带基础设施,这对于欧盟实现宽带覆盖目标至关重要。

此外,欧盟可能限制“全球门户”计划(欧盟的全球基础设施倡议)中对使用华为设备的非欧盟国家项目的资金。

地缘政治:科技冷战的前哨

欧盟的这一举动反映了正在进行的科技冷战,这场冷战将西方民主国家与中国分隔开来。

欧盟委员会将2020年关于“高风险供应商”的咨询指导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立法,这一举措代表了西方民主国家与中国之间全球技术冷战的一个分水岭。

中美科技脱钩正在波及欧洲大陆,迫使各国在西方安全承诺和中国经济实惠之间做出选择。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尼耶表示:“我们的5G网络安全对我们的经济至关重要”,尽管他拒绝评论提案的具体细节。

欧盟的信息很明确:欧洲的数字主权和网络安全不能再依赖北京的善意。

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股价在禁令消息传出后分别上涨5%和3.7%,市场已经用数字表达了预期。

而欧盟内部市场的声音却复杂得多:一些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长期认为,华为设备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了优于西方替代品的性能。

现在有一个问题:在全球经济深度互动不可阻拦的今天,,这个议案背后的代价不可能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6834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