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7名军官“团灭”、边境老少殒命:9·18,以色列国防军“黑色一日”

在风云变幻的中东局势中,以色列国防军向来以“中东小霸王”自居,其军事行动和战斗力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期一系列事件却暴露出这支军队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其近战能力的下滑,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从几十年来的战力惯性下滑,到战斗骨干的过度折损,以色列国防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风云变幻的中东局势中,以色列国防军向来以“中东小霸王”自居,其军事行动和战斗力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期一系列事件却暴露出这支军队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其近战能力的下滑,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从几十年来的战力惯性下滑,到战斗骨干的过度折损,以色列国防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战力下滑:哈马斯突袭,以军装甲大营“翻车”

以色列国防军近战能力的退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几十年的和平岁月(相对而言)让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军队逐渐失去了锐气,战力惯性下滑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战斗骨干的过度折损,更是让以军的战斗力雪上加霜。

前几天,哈马斯战斗小组的一次突袭行动,就将以军装甲大营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在这场突袭中,哈马斯爆破手竟然能够爬上以军坦克,朝车内投掷爆炸物,导致坦克损毁。这一场景,对于曾经以装甲力量著称的以色列国防军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事后,以军发布的阵亡信息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原来,车上的中尉军官刚从军校毕业,其他三名坦克兵也是新兵蛋子,根本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这样的兵员素质,如何能够担当起保卫国家的重任?

以军自己也深知兵员素质不佳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他们竟然将军官学员队也压上了战场。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兵力不足的压力,但也暴露出以军在应对哈马斯这类“散兵游勇”时的无奈和尴尬。

7名军官“团灭”、边境老少殒命:9·18,以色列国防军“黑色一日”

展开全文

二、军官学员队“折戟”:拉法城一战,7名骨干“报销”

如果说将军官学员队派上战场是以军的一种无奈之举,那么他们在加沙南部拉法城的杰尼纳区所遭遇的惨败,则彻底将以军的尴尬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9月18日,以色列国防军军官学校(巴哈德-1)德克尔营在拉法城遭遇了哈马斯的伏击。这场战斗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以军的一辆装甲推土机带着2辆悍马车前进,其中一辆悍马车在向路边移动时引爆了预伏的爆炸装置。由于悍马车本身缺乏防护能力,直接被炸上了天,并波及到了周边,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在这场战斗中,以军“批准”死了4人,而且都是军官学员队的骨干。带队连长奥姆里·海·本·摩西少校,原先是以军第35伞兵旅的连长,后来调到军官学校德克尔营来当受训学员的连长。这位摩西少校,可以说是骨干中的骨干,精英中的精英了,原本有望调回去当本部的中校营长,却不幸在这场战斗中丧生。

另外三名阵亡的军官也各有来头。埃兰·谢勒姆来自以军总参侦察营,本来就挂着中尉衔,阵亡后被追授为上尉;罗恩·阿里埃利来自以军第1戈兰尼步兵旅,阵亡后被追授为中尉;埃坦·阿夫纳·本·伊扎克则来自第89突击旅(特种部队),同样在阵亡后被追授为中尉。

除了这4名阵亡的军官外,此战中以军还报出了3名伤员,其中1人重伤、2人中度伤(也有报道称伤员有8人)。按照以军的伤情评估,重伤基本跟死了差不了太多,中度伤其实就是真正的重伤。因此,这3人大概率也是很难再返回部队服役了。

这一战,基本上令以军的7名军官骨干无法再重返战场。这对于本就兵员素质不佳的以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拉法城是以军早就宣布获胜的区域。然而,在这次战斗后,以军又不得不承认拉法城还有几十名哈马斯的战斗员,其中大部分都在事发的杰尼纳区。这种事后找补的做法,实在令人发笑。

7名军官“团灭”、边境老少殒命:9·18,以色列国防军“黑色一日”

三、边境再遭重创:约旦老军官“亮剑”,以军一老一少殒命

如果说拉法城的战斗是以军在加沙战场的一次惨败,那么9月18日在以色列与约旦边境发生的事件,则再次给以军敲响了警钟。

当天,一名现年57岁已经退役的约旦老军官,以卡车司机的身份在通往以色列的过境点突然拔出手枪射击2名以军人员。在手枪卡壳后,他又抽出匕首近距离反复补刀,将2名以军全部杀死。而这名约旦老军官,也在随后被过境点的以军安保人员射杀。

被约旦人杀死的两名以军,也是有来头的。其中一名竟然是68岁的老中校——伊扎克·哈罗什。一般来说,这种年龄的军人是不应当再启用的。不过,在以色列,他们往往会在过境点、定居点担负一定的民防职务。因此,尽管是预备役超龄人员,这名老中校也算在军职人员内。

以军死的另外一位是20岁的新兵蛋子——奥兰·赫什科。此人的身份是国际合作单位的联络员,按道理讲远离加沙战场,被打死的概率极低。然而,他却碰到了敢亮刀枪的约旦老军官,也算是跟这一老一少同归于尽了。

在9月18日这一天,以军批准阵亡的军人中,可以说是一窝军官。计有1名中校、1名少校、1名上尉、2名中尉,外加1个联络员。这样的“豪华阵容”在战场上“团灭”,对于以色列国防军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耻辱。

以色列这边经常有人调侃说“让领导先走”,结果在这一天,以色列国防军就现场表演了一波“领导先走”的戏码。这样的结果,不仅让以色列国内民众感到震惊和愤怒,也让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国防军的战斗力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7名军官“团灭”、边境老少殒命:9·18,以色列国防军“黑色一日”

以色列国防军在9月18日所遭遇的“黑色一日”,不仅暴露了其近战能力的严重下滑和兵员素质的不佳,更让世人看到了这支军队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战场环境时的无奈和尴尬。从拉法城的惨败到边境的殒命事件,以色列国防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对于以色列来说,要想重塑“中东小霸王”的形象,就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军队建设和改革,提高兵员素质和战斗力。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多的失败和耻辱。而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也应该从以色列国防军的遭遇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452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